首 页 | 女性不孕 | 辅助生殖 | 男性不育 | 男科疾病 | 内分泌疾病 | 性功能障碍 | 医学科普 | 专家介绍 | 就诊指南 | 医院概况 | 生殖论坛  

您的位置:首 页 >> 女性不孕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女性生殖生理

 


   

第一节   卵巢

    一、卵巢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阴组成。这些器官的主要功能包括分泌激素、排卵、受精和分娩等。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也称女性性腺。位于盆腔上方两侧,借助韧带与子宫和盆壁相连,韧带内有卵巢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穿过。卵巢长约2-4cm,重约15g,由皮质、髓质和卵巢门三部分组成。皮质是卵巢的主要结构,由生殖上皮、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和卵子组成;髓质则由结缔组织和卵巢间质组成;卵巢门是卵巢血管进入的部位。

    卵巢是分泌性激素的器官,其主要功能包括:①产生类固醇激素和各种蛋白质,局部调节卵子发育和排出;②这些激素释放至血循环并对诸多靶器官如子宫、输卵管、阴道、外阴、乳腺、下丘脑、垂体、脂肪、骨骼、肾脏和肝脏等发挥作用。

    二、卵泡的发育

   (一)妇女一生中卵泡数目的变化

    卵泡是女性生殖的基本单位,由生殖细胞即卵子及其周围的内分泌细胞构成。妇女一生中的卵泡只减不增,如新生女婴每侧卵巢约含有500000个卵泡。到青春前期,绝大多数卵泡(平均50%-70%)在各个阶段发生退化而闭锁,仅少数卵泡能发育成排卵前卵泡;青春期时,每侧卵巢的卵泡数约83000个;在35岁时,由于卵泡闭锁和排卵的损失,每侧卵巢仅剩约30000个;到58岁时,每侧卵巢仅剩不足1000个卵泡。卵泡闭锁后残留的组织成为分散在卵巢间质中的内分泌细胞称卵巢间质细胞。

   (二)卵泡发育过程

    在垂体促性腺激素作用下,卵泡开始生长发育,根据其形态和功能的特征,通常可将卵泡分为始基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囊状卵泡和排卵前卵泡。据统计,15-25岁的妇女双侧卵巢平均约有三级卵泡94个,初级和次级卵泡6600个,始基卵泡159000个。可见在成人卵巢中大多数卵泡都很小,直径约50μm,仅有卵子和单层颗粒细胞,这种卵泡称始基卵泡,位于卵巢皮质周围。在一定时间,少数始基卵泡开始发育,至直径100μm时称初级卵泡。初级卵泡中的颗粒细胞为单层立方状,颗粒细胞外的卵泡膜细胞已有小血管生成。随着初级卵泡的发育,颗粒细胞不断增生和分裂,成为2-6层细胞,此时称次级卵泡。每一次月经周期,仅有几个卵泡能发育成为三级卵泡。三级卵泡中的颗粒细胞分泌液体并潴留于细胞间隙成为卵泡液。三级卵泡中的卵子直径达100-130μm,借卵丘将其悬浮于卵泡液中。卵子表面环绕的一薄层颗粒细胞称放射冠。根据卵泡的大小,三级卵泡又可分为静息三级卵泡(直径约1-9mm)、成熟三级卵泡(直径为10-14mm)和Graafian follicles(直径为15-25mm)。妇女每个月经周期可有一个囊状卵泡发育到如此之大并在卵巢表面形成水泡样凸起即为排卵前卵泡。当卵泡发育到成熟并发挥其功能时,它具有下述功能:①维持和营养卵子;②促进卵子成熟和释放;③准备阴道和输卵管以助受精;④准备子宫内膜以便受精卵着床;⑤提供足够的激素以支持胚胎,直至胎盘形成。

   (三)卵泡液

    卵泡液的形成和卵泡呈囊状是卵泡发育成熟的重要标志。卵泡液由血浆渗出物和卵巢局部的分泌物如氨基多糖(GAGs)和类固醇激素等组成。由于卵巢血管并未穿过卵泡基膜,所以卵泡液直接提供了颗粒细胞和卵子的生存环境;同时卵泡液的成分反映卵泡激素合成的情况以及卵子成熟、排卵和黄体化等过程。

    1.卵泡液的理化特性  卵泡液呈淡黄色,粘稠。pH值低于血浆或血清,主要受二氧化碳分压调控。卵泡液的渗透压接近或低于血浆,其电解质浓度如钠、镁、铜、氯和无机盐则与血浆相似,但钾浓度比血清高,可能与闭锁卵泡的颗粒细胞降解所释放的钾有关。

    2.卵泡液的成分及功能

    1)蛋白质:卵泡液的蛋白质含量较血浆低,主要来源于卵泡细胞的分泌和血浆成分,约88%的血浆蛋白可通过卵泡壁扩散到卵泡腔中。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在卵泡液中的浓度不同,一般来说,卵泡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与其分子量呈倒数关系,即分子量越大的蛋白在卵泡液中的浓度越低,提示卵泡膜具有分子筛的作用。显然,在闭锁卵泡和囊状卵泡中,由于卵泡膜的分子筛功能受损,卵泡液内含有较高浓度的大分子蛋白质。卵泡液中的蛋白质包括许多酶,如胶原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抑制物等。这些酶不仅参与卵泡破裂过程,而且可防止局部血液凝固,有利于卵子的释出。最近,从卵泡中检测出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即蛋白C抑制物(PCI),分子量为57000,浓度为8.0μg/ml,较血浆(5.0μg/ml)稍高。通过检测小鼠PCImRNA,我们证实卵巢局部可合成PCIPCI能抑制多种丝氨酸蛋白酶,如胰蛋白酶、血栓素、血管舒缓素、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激酶(uPA)等,推测PCI可能参与调节卵子成熟和卵泡破裂的过程。此外,通过免疫组织细胞学技术发现,PCI存在于精子顶体膜上,尤其是破损的部位,而且PCI在体外可抑制顶体素的蛋白酶活性,提示PCI可能参与保护精子不被自动激活的顶体素消化的作用。PCI还可抑制小鼠体外受精过程,但在人类生殖过程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2)蛋白多糖和氨基多糖:蛋白多糖是一糖蛋白,其糖链多为长链氨基多糖。许多长链氨基多糖连接在一个蛋白核心上,因此其含糖量比蛋白质多得多,故称其为糖蛋白。氨基多糖(GAGs)是由数个双糖组成,每一个双糖含有一个氨基乙糖,常为D-葡萄糖胺或D-乳糖胺,至少两个双糖中的一个含有酸性化合物或硫化物,使其成为高度带负电的离子,并将正电离子和水藏在分子的内部。因此,氨基多糖的作用是使组织具有弹性和液体粘稠性,并稳定细胞基质。在卵泡液中发现的氨基多糖分子量常为750000-2500000,这么大的分子是无法通过血液-卵泡屏障的,因此只能留在卵泡内。在哺乳类卵泡液中的氨基多糖主要是硫酸软骨素和硫酸类肝素。这两种粘多糖比例的变化可能影响卵泡液的粘稠性。已知随着排卵期的临近,卵泡液的粘稠性是增加的。

    3)促性腺激素和催乳素:卵泡液中的促性腺激素(Gn)随卵泡的大小、发育阶段和月经周期而变化,卵泡液中Gn可以反映血液循环中的激素水平。卵泡液中的FSHLH分别不超过血浆水平的60%30%,随着卵泡的生长,其中FSHLH的水平不断增高,但LHFSH升高得更慢,因此不是在所有的卵泡中都能测到LH的,而是在大卵泡中才可能检出。然而,对于催乳素来说,各个发育阶段的卵泡液中均可测出它的存在,尽管其含量差异很大,为血浆的8%-180%,一般在小卵泡中含量较高,随卵泡的发育,其含量会降低。

    4)类固醇激素:在囊状卵泡中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功能相当活跃,因此某些激素的水平可比血浆高出40000-100000倍。已知,卵泡液中的激素包括孕激素、雄激素和雌激素,其中雄激素/雌激素比值是检测卵泡活力和预示排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大多数卵泡中雄激素含量高于雌激素,仅少数几个卵泡(优势卵泡)的卵泡液中雌激素水平才高于雄激素,而且也只有这些卵泡才能继续发育成熟。

    三、卵泡发育的调节因子

    研究证明,卵泡的生长主要靠促性腺激素的刺激,即使是发育后期的卵泡也需要它的作用。近年来,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除促性腺激素以外,卵巢局部产生的其他诸多因子如类固醇激素和卵巢多肽等也参与调节卵泡的发育过程。

   (一)促卵泡激素

    由于前一周期黄体的萎缩,雌激素对垂体的负反馈得以解除,垂体释放的促卵泡激素(FSH)增加是触发新的卵泡发育的主要因素。一个5mm大小的卵泡需要FSH的持续刺激才能发育成为直径≥20mm的排卵前卵泡,此时颗粒细胞数目增加5-6倍,达到5000万个左右。FSH具有以下生理作用:①直接刺激颗粒细胞的增生和分化;②诱导颗粒细胞FSHLH受体合成,提高颗粒细胞对LH的反应性,以保持排前卵泡的类固醇的合成和排卵后黄体的形成;③FSH可与颗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和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以诱导基因产物的表达,如芳香化酶活性增加,使更多的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④FSH还能刺激抑制素、激活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的合成,这些多肽类物质在调节优势卵泡的选择和闭锁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黄体生成素

    黄体生成素(LH)在排卵前卵泡类固醇合成中起关键作用。在卵泡发育的后半期,虽然垂体释放FSH降低,但其释放LH的脉冲频率增加,卵泡颗粒细胞LH受体合成也增加,因此卵泡分泌的雌激素增加。卵泡膜细胞和间质细胞也有LH受体,在整个月经周期中LH直接作用于这些细胞调节其合成类固醇,排卵期垂体释放的LH,一方面终止颗粒细胞的增生,使雌激素的分泌暂时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可通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诱发卵泡破裂和黄体形成。

   (三)类固醇激素

    1.雌二醇(E2)在卵泡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卵泡期E2缓慢升高,此时高水平的E2可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使血浆FSH水平降低,这时低水平的FSH是选择优势卵泡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动物试验证明,E2能使颗粒细胞增生,其上的FSHE2受体增加,从而增加卵泡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此外,E2还可增强芳香化过程,使E2本身合成增加。

    2.雄激素  LH的刺激下,卵泡膜细胞可产生雄激素,其中以雄酮最为重要。这种雄激素前体可以穿过卵泡膜细胞的细胞膜到达颗粒细胞,并在FSH的作用下转化为E2。在FSH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雄酮不能全部转化为雌激素,剩余的雄酮就被转化为高活性的双氢睾酮,可抑制雌激素对颗粒细胞的促增生作用,导致卵泡发生闭锁。

   (四)多肽类

    1.上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α

    上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含53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为6000,存在于机体许多器官和组织包括生殖道中,体内外试验均证明,EGF是雌激素作用的中介体,具有很强的促细胞分裂作用,可刺激多种细胞增生。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在结构和功能上与FGF相似,并作用于同一受体。体内合成的往往是TGF-α的前体,在细胞表面的蛋白酶的作用下被激活为TGF-α。免疫细胞化学证明,卵泡膜内层细胞可产生TGF-α,并作用于颗粒细胞上的EGF/TGF-α受体,促进颗粒细胞增生,干扰FSH诱导的细胞分化。现已证实TGF-α/EGF参与了卵巢的旁分泌调节,起到调节颗粒细胞对FSH的反应性,增强细胞增生和抑制其类固醇合成的作用。

    2.转化生长因子-β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由两个相同的,分子量12500的多肽组成。目前至少已发现三种TGF-β,即TGF-β1TGF-β2TGF-β3及其受体(Ⅰ型、Ⅱ型和Ⅲ型)存在。Ⅰ,Ⅲ型受体对TGF-β1的亲和力较TGF-β2强。Ⅱ型受体对TGF-β1TGF-β2的亲和力相同。免疫细胞化学证明,小鼠着床前的胚胎就开始合成TGF-β1TGF-β2TGF-β3,主要位于上皮-间质交界处,提示TGF-β与组织分化有关。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均可合成TGF-β,卵泡膜细胞是其主要来源。TGF-β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调节因子,根据其产生部位和作用对象不同,可刺激或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分化。TGF-β对细胞生长和分化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增加细胞粘蛋白如纤维结合素(fibronectin)和细胞对它的反应性而达到的。TGF-β还可刺激颗粒细胞其他功能如FSH诱导的LH受体的产生,FSH诱导的芳香化酶活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抑制物的生成。此外,体外试验证明,TGF-β还可影响卵泡膜细胞的功能、类固醇合成和卵子的成熟。

    3.IGFs  IGFs是小分子单链多肽,分子量为7000,与胰岛素前体(proinsulin)结构上很相似。人类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均可合成IGFs。卵泡膜细胞合成的是IGF-1,而颗粒细胞合成的则为IGF-2,并可释放入卵泡液中。体外试验证明,一些可刺激颗粒细胞增生的药物如FSHHCG或双丁酰环磷腺苷,均可诱导IGF-2mRNA的表达,提示IGF-2可能起自分泌调节作用,刺激颗粒细胞的增生。颗粒细胞合成的IGF-结合蛋白(IGF-binding  proteinsIGFBPs)可调节该细胞对IGF的局部反应性。卵泡膜细胞不仅合成IGF-1,还合成IGF-1受体。胰岛素或IGF-1可刺激体外培养的卵泡膜细胞或间质细胞合成雄激素。

    4.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是一种肝素结合性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在胚胎的性腺和成人的卵巢均可合成。FGF已被认为是卵巢发育和黄体生成的血管生长因子。同时,它还能作用于颗粒细胞,以改变其类固醇合成能力,刺激促性腺激素受体和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合成。

    5.血小板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factorPDGF)是由两条多肽链即A链(17000)和B链(16000)通过二硫键组成的聚合物,具有促进细胞进入生长周期的作用。能增强颗粒细胞对FSH诱导的反应性,使孕酮分泌,腺苷酸环化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LH受体合成增加。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发现,着床前后的胚胎就可合成PDGF,提示它可能与胚胎发育有关。PDGF是否在卵巢局部合成仍不清楚,但在卵巢组织中可检出一种与PDGF结构上相似的多肽类物质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在黄体组织中的含量尤高,具有促进卵泡血管生长的作用。

    6.卵泡抑制素和激活素  80年代中期,Ling等从猪卵泡液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32000的蛋白质,根据其在体外对垂体细胞释放FSH起抑制或刺激作用而分别被称为抑制素(inhibin)或激活素(activin)。抑制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而激活素则由抑制素中的两个β亚单位组成。给于体外培养的卵泡膜细胞以基因重组激活素,可显著地抑制其LHIGF-1诱导的雄激素合成。相反,微量的抑制素则可显著地增强LH/IGF诱导的雄激素合成,提示抑制素和激活素可能参与调节卵泡膜细胞的类固醇合成过程。同时,激活素可增强FSH对未成熟颗粒细胞孕酮合成的诱导作用,而削弱FSH对成熟颗粒细胞孕酮合成的诱导作用,提示它们可能又是有效的雄激素芳香化自分泌调节物。最近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发现体内缺失抑制素基因的小鼠会发生卵巢间质肿瘤,提示抑制素可能也是卵巢肿瘤抑制基因之一。

    7.卵泡成熟抑制素  卵泡成熟抑制素是一种糖蛋白,已发现至少有三种分子量不同(320003500039000)的形式存在。卵泡成熟抑制素由颗粒细胞合成,其释放受FSH调节。在体外,卵泡成熟抑制素有抑制垂体细胞释放FSH的能力,但其效力仅为抑制素的10%-30%。最近的研究表明,卵泡成熟抑制素也是一种激活素结合蛋白,在体外可阻止激活素的作用。

    8.促细胞分裂素

1)白细胞介素-1IL-1):在卵巢中可观测到许多非性腺成分如单核巨噬细胞和多核粒细胞存在,常位于卵泡毛细血管周围。这些巨噬细胞被激活后可产生一些细胞因子如IL-1,在体外有对抗促性腺激素的作用。由于IL-I又是炎性介质,所以它还可能参与卵泡的发育和排卵过程。

2)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一种157个氨基酸的多肽,具有引起肿瘤坏死作用并参与各种细胞分化的过程。它也可由卵巢内巨噬细胞合成并作用于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和间质细胞,通过选择性的抑制类固醇合成的关键酶,从而抑制促性腺激素诱导的孕激素和雄激素的合成。

    四、卵子的成熟

   (一)卵子的减数分裂

    人类在胚胎6个月时,生殖细胞的数目最多,约700万个。出生后,由于退行性变,仅一百万个幸存。青春前期和青春期时,这个数目继续下降。人类大多数细胞都有46个染色体或23对同源染色体称为双倍体。在胚胎期或刚出生时,卵细胞即开始减数分裂,使每个卵子内只含有23个染色体称为单倍体。第一次减数分裂停留于双线期,此时卵子内可见明显的胚泡(GV)。在婴儿期和青春期后均能见到含GV的卵子。在生殖期,受排卵期促性腺激素峰的影响,卵子开始发生第2次减数分裂,此时卵子内染色质浓缩和核膜中断称为胚泡断裂(GVB)。与精子不同的是,卵子分裂时生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同,其中较小的一个子细胞称第一极体。排卵时卵子发生的第2次减数分裂常停留在中期,但此时的卵子已具有受精能力。当单倍体精子与卵子融合后,双倍体又重新形成。

    (二)控制卵子减数分裂的机制

    1.颗粒细胞对卵子减数分裂的抑制作用  早在1935PincusEnzmann就观察到,从卵泡分离出来的卵子可以自然成熟,提示卵泡中的某些成分可抑制卵子的成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卵巢的颗粒细胞对卵子的成熟有抑制作用。最近,已从颗粒细胞中提取出卵子成熟抑制因子(OMI),其化学特性尚未明了。可能是一种分子量为35000的糖蛋白,也称卵泡成熟抑制因子。体外试验证明,OMI不仅抑制垂体释放FSH,还能抑制卵子成熟。在体内,OMI可能通过卵丘细胞介导而发挥作用,因为OMI只能抑制含有完整卵丘细胞的卵子,而不能抑制去卵丘卵子的减数分裂。此外,OMI还可结合于卵泡抑制素和激活素上,推测激活素促进卵子成熟可能就是通过使OMI失活而起作用的。

    2.cAMP调节卵子减数分裂  次黄嘌呤或其他嘌呤具有与OMI同样的活性,可能与嘌呤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卵子内cAMP水平下降有关。实际上,cAMP对卵子的成熟起双相作用,即持续基础水平的cAMP使减数分裂停止,而在LH刺激下升高的cAMP则促进卵子的减数分裂,使之进一步成熟。

     3.卵丘-卵子的交流  卵丘细胞可能在调节卵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排卵刺激下,LH作用于卵丘细胞上的LH/HCG受体,使卵丘细胞内的cAMP水平升高;同时卵丘卵子复合体即卵丘细胞缝隙连结显著减少,从而使卵丘-卵子的交流减弱,卵子吸收的氨基酸和尿苷减少,结果是OMI合成的原料减少,卵子减数分裂的抑制被解除,卵子便开始成熟。

    五、卵泡选择和阈值理论

    卵泡发育不是同步的,即不是全部的卵泡都同时从一个阶段发育到另一个阶段,而是每个卵泡有其本身发育的速率。在月经周期的1-4天,当某一个卵泡稍稍发育得大一些,超过其周围的卵泡时,这个卵泡的颗粒细胞就会合成较多的FSHLH受体,在一定血浆水平的FSH作用下便可被选中为优势卵泡。被FSH选中的卵泡在LH的刺激下产生雄激素,并进一步芳香化为E2E2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增强FSH的作用而促进IGF-1的产生,进一步刺激颗粒细胞增生,优势卵泡便因此而产生。同时E2又可通过抑制素使血浆FSH快速下降,从而阻止周围邻近的卵泡进一步发育。然而,如果囊状卵泡提前形成,而FSH尚未升高至阈值范围,卵泡就无法受FSH作用而被选中,因此其合成的雄激素就不能转化为雌激素,卵泡即发生闭锁。

    使被选中的卵泡即使在FSH下降时仍可发育成熟的机制为何?其可能的解释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以往高水平的FSH使卵泡细胞上产生了大量的FSH受体,因此即使在低水平的FSH作用下,卵泡仍可保持良好的反应性和芳香化活性;②卵泡局部产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使局部的FSH得到浓缩;③卵泡局部产生的E2继续刺激细胞的增生和分化;④卵泡合成的激活素和IGF-1可增强FSH的效应,使卵泡膜细胞合成的雄激素增加,从而增加了芳香化的底物,加速芳香化过程和颗粒细胞的增生即产生所谓的“滚雪球效应”,优势卵泡得以进一步发育。

    六、卵泡破裂的机制

    (一)平滑肌和压力学说

    哺乳类排卵是具有特征性的生物现象,需要卵巢表面健康的组织发生破裂。大多数动物排卵时整个卵泡凸出于卵巢表面,形成透明的滤泡斑(macula pellucidafollicular stigma)。这一特征性的现象使得许多早期的研究者们认为,排卵就象“火山爆发”一样,认为这是由于卵巢平滑肌的收缩使卵泡内静脉回流受阻,卵泡压力增高而导致卵泡破裂。这一平滑肌和压力学说早在1858年由Rouget提出,曾在文献中占主导地位达50多年。1963年,EspeyLipner通过超敏感的压力探头,测定了排卵期卵泡内压力,发现排卵前数小时内卵泡内压力并未升高,而是稳定于2.4kPa18mmHg),因此认为卵泡内压力增高并非卵泡破裂的主要因素。

    (二)卵泡微循环变化

    研究发现,排卵前卵巢和卵泡微循环发生变化即血流量先增加后减少。许多血管活性因子如十二烷酸类、消炎痛、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激肽原-血管紧张素2、组织胺和缓激肽等都是通过调节卵巢和卵泡微循环,增加卵泡壁局部纤溶酶原的沉积等而起作用的。

    (三)蛋白酶的作用

    显微镜下发现,排卵期卵泡壁局部颗粒细胞松散,内皮退化或脱落,卵巢白膜和外层结缔组织以及排卵斑顶端胶原消失,提示卵泡破裂和胶原酶样活性直接相关。这一假说已在许多动物试验得到证明。如给未成熟大鼠注射PMSGHCG,卵巢间质胶原酶Ⅳ的mRNA表达在3-4小时后显著增加,胶原酶的活性也增加。

    给大鼠泡囊内注射胶原酶抑制剂,如半胱氨酸,可抑制卵泡破裂。然而,体内卵泡合成的胶原酶常以酶原的形式存在并牢固地结合于卵泡膜的胶原纤维上,需要其他酶如纤溶酶原激活物(PA)的激活才能发挥作用。已从小鼠、大鼠和人类卵巢中分离出在化学和免疫上不同的两种PA即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激酶(uPA)。tPA主要由颗粒细胞产生,占卵泡总PA活性的80%-90%,而uPA则主要由卵泡膜细胞分泌,仅占卵泡总PA活性的10%。由于卵泡膜的屏障功能,使颗粒细胞合成的PA不能扩散到卵泡外而起局部作用。颗粒细胞合成和释放tPA不仅受GnRHFSHLHPGscAMP等的调节,还受卵巢局部产生的一些细胞因子如EGFTGF和松弛素等的调节。类固醇激素如E2、孕酮、前列腺素、催乳素及cAMP等均不能使离体的颗粒细胞合成和释放PA,但可增强颗粒细胞对LH的反应性。卵巢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2PAIs-1-2)均可调节卵巢局部PA的活性。已知,排卵前卵泡合成的tPAuPA增加,而PAI-1PAI-2的合成则降低,因此,总的PA的活性增加。PA可使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并进一步使胶原酶原转化为胶原酶,最终使卵泡壁上的胶原和细胞外基质降解,卵泡壁变薄而发生破裂。最近,通过基因敲除技术,使小鼠内仅缺失tPAuPAPAI-1单个基因,其生殖能力不发生改变,如tPAuPA两个基因同时缺失,其排卵率则降低26%,提示tPAuPA在卵泡破裂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但并非绝对需要,其他蛋白酶可能替代tPAuPA的作用,使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

    七、卵泡闭锁

    据估计,人的卵巢中约99%的卵泡闭锁可能是由于生长因子的不足和死亡因子增多,使卵泡产生所谓的程序化细胞死亡(PCD)或称细胞凋亡。

   (一)程序化细胞死亡

    PCDKerr1972年首先描述,为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需要新合成的蛋白质和DNA参与才能实现。在形态学和发生机制上与细胞死亡(necrosis)有显著的不同。PCD只影响单个散在的细胞,细胞发生萎缩,核染色质浓缩,形成球状凋亡小体。细胞坏死则为被动过程,常因缺氧、中毒、感染和理化因素引起,常累及成群的细胞,细胞结构常遭破坏,甚至发生细胞溶解。PCD最显著的特征性变化是细胞内钙镁依赖性的核酸内切酶被激活,核内DNA发生断裂,形成许多185-200个碱基大小的DNA片段,在琼脂电泳上出现明显的梯状DNA。而细胞死亡则出现涂片状DNA。因此,通过这一简便方法便可检测组织中的PCD的存在。更灵敏的方法可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断裂DNA3.-端,然后再结合电泳或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检测。

   (二)PCD与卵泡闭锁

    卵泡闭锁的特征是颗粒细胞的数目和雄激素的合成减少,同时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包括细胞固缩、核分裂降低、基膜的完整性破坏和白细胞侵入颗粒细胞层等。早期的研究表明,大鼠卵泡和黄体中有钙/镁依赖性DNA内切酶的存在,这种酶可使DNA发生断裂。现已在许多动物的卵巢,尤其是闭锁卵泡的颗粒细胞层检出有明显的PCD特征性的梯状DNA存在;而正常的囊状和囊状前卵泡则无梯状DNA存在,可见卵泡闭锁与PCD有密切关系。

   (三)调节PCD的因素

    愈来愈多的实验证实,卵泡颗粒细胞和卵子发生PCD,受许多因素的调节,如给切除垂体并经雌激素处理过的大鼠GnRH-a可引起卵巢DNA发生断裂。相反,LHFSHGH则能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排卵前卵泡DNA断裂。卵巢内部产生的一些生长因子如IGF-1EGFTGFFGF等也可抑制卵巢颗粒细胞死亡。此外,IL-1也能通过增加细胞内NO和鸟苷酸环化酶(cGMP)生成而抑制卵巢颗粒细胞死亡。相反,IL-6则增加细胞死亡。上述因素导致卵泡细胞死亡的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可能是通过改变某些致肿瘤基因表达,其中包括减少细胞死亡因子如BaxBadBakBcl-x-shortP53等;增加生存因子如Bcl-2Bcl-xlongMcl-1的合成。细胞死亡因子和细胞生存因子的比值是决定细胞命运的主要因素。如当Bax的表达占优势时,细胞发生死亡;相反,当Bcl-2Bcl-xlong的表达占优势时,细胞得以生存。随后,细胞内胱氨酸酶如IL-1转化酶(IL-1converting  enzymeICE)和DNA内切酶等被激活,使核染色体发生浓缩和DNA断裂。此外,在卵巢间质细胞中发现干细胞因子(SCF)和在卵子上发现其受体分子c-kit的合成,SCFc-kit基因的突变造成大多数卵泡缺失卵子,所剩的几个卵泡也只停滞在始基卵泡阶段,说明SCF及其受体在卵子的生存方面起重要作用。

    八、黄体的形成和激素产生

    在排卵前LH峰的作用下,卵泡膜内层和颗粒细胞的基膜断裂,卵泡膜内的血管进入卵泡腔,并在血管生成因子作用下形成新的血管,此时,卵泡膜细胞明显增生,并分散于颗粒细胞中间,颗粒细胞虽不增生,但胞浆内的滑面内质网增加,线粒体变圆,并蓄积糖原颗粒。此外,LH峰的作用使细胞色素P450支链断裂酶活性增加,17α-hydroxylase cytochrome 450活性降低,这些改变使胆固醇断裂形成孕烯醇酮,并进一步转化为孕酮。在黄体峰期每天合成孕酮量达25mg80μmol)。在大多数动物包括人类的黄体中,含有至少两种形态和生化上具有特征性的类固醇合成细胞,通常称小黄体细胞(SLC)和大黄体细胞(LLC)。大多数SLC来自卵泡膜细胞,少数可能由纤维母细胞分化而来。细胞如梭形,直径根据种属不同而异,约为12-22μm不等。胞浆内含有许多滑面内质网、线粒体和脂质颗粒,因此胞浆染色较深,这是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特征性表现。而LLC多来源于颗粒细胞,细胞呈多面体,胞浆染色浅,含有许多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和高电子密度的分泌颗粒,后者含有催产素或松弛素和生长激素(GH)。已知,大小两种黄体细胞均可分泌孕酮,但其调节机制不同,在基础条件下,LLC分泌孕酮的速率比SLC2-40倍。如补充胆固醇合成的底物高密度脂蛋白时,LLC分泌的孕酮会更高,约占黄体期孕酮分泌的80%以上。用最大有效剂量的LH可使SLC合成孕酮量增加40倍之多,但同量的LH则不能使LLC起反应,因为LLC上缺乏LH受体。

    九、黄体的萎缩

    虽然黄体的形成和分泌功能依赖LH的作用,但改变LH的分泌本身并不引起黄体萎缩。在黄体期垂体释放LH最显著的变化是脉冲频率的下降,即由黄体早期每小时一个脉冲降至每4-8小时一个脉冲。然而,人工将整个黄体期LH脉冲频率控制在每小时一次,也无法使黄体的寿命延长。相反,如将黄体早期LH频率脉冲频率控制在每8小时一次,也不能使黄体提前萎缩。最近,有人提出黄体年龄对LH敏感性降低的学说,即随着黄体的发育,黄体细胞对LH的敏感性降低,以致需要更多的LH才能维持黄体的生存。动物实验表明,子宫产生的PGF2α可能参与黄体萎缩的过程。PGF2α可使LLC内颗粒释放,溶酶体活性增加,PGF2α能使黄体内血管收缩,血流减少,PGE2还可激活蛋白激酶CPKC)第二信使系统,使细胞内钙离子增加,细胞核内DNA发生断裂,产生PCD,可见PCD与黄体萎缩也有一定关系。在鸡、牛和猪,无论是自然或PGF2α引起的黄体萎缩均与PCD有关。原位标记断裂的DNA-3.端时发现,人卵巢无论是大黄体细胞或小黄体细胞,在黄体中晚期均可产生PCD。而妊娠黄体则无PCD产生。此外,PGE2还可使黄体合成催产素,一方面直接作用于黄体,使孕酮分泌减少,另一方面又可作用与子宫,反馈性的使子宫产生更多PGE2。值得提出的是,在猴和人类子宫切除后并不影响黄体的寿命和周期性活动。因此,人类子宫对黄体的溶解作用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二节   输卵管

    一、输卵管的解剖

    输卵管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输送精子、卵子和受精卵以及提供精子贮存、获能、顶体反应和受精场所等生理功能。输卵管长为6-15cm,由粘膜和环状平滑肌构成。

    在解剖上,分伞部、壶腹部、峡部和间质部壶腹部与峡部之间称壶腹-峡连接-AIJ),峡部与间质部之间称子宫-输卵管连接(UTJ)。这些连接部位管壁较厚,管腔变化大。

   (一)输卵管伞部

    输卵管伞部由浆膜、平滑肌和粘膜组成,位于壶腹部的远端,如一把撑开的伞覆盖于卵巢的表面。伞的顶端为输卵管腹腔端的开口,直径1-1.5cm。伞部肌纤维稀少,但粘膜皱折丰富。粘膜上皮由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正常情况下,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细胞占60%以上,且纤毛的运动朝向宫腔,这种纤毛的摆动有助于卵子的输送。

   (二)输卵管壶腹部

    输卵管壶腹部是指输卵管腹腔端开口至壶腹部-峡部连接之间的一段,长约5-10cm,在AIJ处管腔直径仅1-2mm,而靠近伞部直径可达1cm。壶腹部管腔充满了富含复杂皱折的粘膜,粘膜为单层上皮,由纤毛细胞、分泌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其中纤毛细胞占40%-60%,仍多于其它细胞的数目,且富含微纤毛,纤毛的摆动也朝向宫腔。粘膜之外有内环和外纵两层平滑肌。壶腹部是精子受精的场所。

   (三)输卵管峡部

    输卵管峡部肌层较厚,由内纵、中环和外纵三层平滑肌组成。管腔变窄,直径仅为0.1-0.5mm。粘膜皱折减少,纤毛细胞仅占上皮细胞总数的20%-30%。峡都是精子获能、顶体反应和精子贮存的主要部位。排卵一旦发生,贮存于峡部的精子便可缓慢地释放至壶腹部,使卵子得以受精。

   (四)输卵管间质部

    输卵管间质部是穿透入子宫肌壁的那一段输卵管,长约1-2.5cm,直径为0.1-4mm,并随平滑肌舒缩而变化。粘膜的纤毛细胞在靠近子宫侧减少。

    二、输卵管的生理

   一)卵子的捡拾

    多数学者认为,在某些哺乳类动物如大鼠、狗和兔的卵巢囊,将卵巢和输卵管伞部包裹在一起,以保证伞部一定能捕捉到囊腔内的游离卵子。在人类,输卵管伞也几乎将卵巢表面覆盖着,在输卵管-卵巢韧带平滑肌的收缩牵引下,输卵管伞移向排卵的部位,加上刚释出的卵子粘稠,可粘附于伞端纤毛上,并随纤毛的摆动移向输卵管口。以下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提示,卵子进入输卵管还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实现:

    1.不需要输卵管伞与卵巢表面直接密切接触,因为仅有本侧卵巢和对侧输卵管的妇女,卵子仍可进入输卵管。可见,输卵管可从邻近的陶氏腔或腹腔内俘获卵子。

    2.Westman1937)的研究提示,输卵管的蠕动或收缩产生的负压可将卵子吸入输卵管。但顶端结扎后的输卵管仍可捡拾卵子。而且,用心得安阻断输卵管肌肉的收缩,卵子捡拾和运输功能仍未丧失。

    3.患不动纤毛综合征的妇女,卵子仍可进入输卵管。

    4.尽管输卵管伞端绝育术后复通的妇女仅50%妊娠,但动物实验表明,无输卵管伞的动物仍可妊娠。

    (二)卵子的运输

    入卵巢LH峰后28-36小时即可发生排卵,96-120小时便可在子宫内发现卵子,提示卵子在输卵管中的运输可达80小时之久。通过摄像分析发现,猴和兔卵子在壶腹部朝子宫方向运动的速度分别为34μm/s100μm/s,这一运动速度主要靠输卵管粘膜纤毛活动、输卵管蠕动和阶段性收缩。卵子的运输受激素的调节,并存在较大的种属差异。如猴和人的卵子在输卵管中的运输,发生在孕激素水平持续上升时,而兔卵子在输卵管中的运输开始于孕激素水平很低时;相同剂量的雌二醇能阻断小鼠的卵子在输卵管的运输而加速大鼠卵子的运输,但对人卵的运输则无影响。除种属差异外,激素给予的时间也很重要。如在排卵前三天给兔注射雌二醇和孕酮,卵子的运输可加速;但在排卵时和排卵后给予相同剂量的雌孕激素,则延缓卵子的运输。此外,α-受体阻断剂可阻止兔卵子的运输,但对人和其他动物无效。PGF2α和PGE1可刺激输卵管收缩,使兔卵子运输显著加快,但PGE2能显著抑制输卵管的收缩,而不能阻止卵子的运输。在人类,PGE2虽有收缩输卵管的作用,但对卵子运输无影响。

   (三)精子的运输和激活

    在哺乳类动物,进入阴道的精子经过重重关卡,如宫颈粘液、宫腔和输卵管间质部,最后到达输卵管峡部,且大部分被阻留在输卵管峡部的近端并在此获能,发生顶体反应,等待排卵和受精机会。仅少部分在数分钟内便被运送到输卵管伞部,这可能与生殖道贮存部位发生饱和有关。一旦发生排卵,精子即被从峡部缓慢地释放到壶腹部,并提供一定数量的最有活力的精子以供受精。

    输卵管的峡部控制精子的释放相促进精子的获能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排卵期输卵管近端血中孕酮、雄烯二酮和雌二醇以及PGF2α浓度升高,调节峡部平滑肌的收缩性和通透性;②排卵期峡部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也最活跃,可分泌多种蛋白质如33.8%的白蛋白,44.4%的球蛋白,1.8%的γ球蛋白以及各种各样的酶,如淀粉酶和乳酸脱氧酶。这些酶能使糖原分解为丙酮酸和葡萄糖,丙酮酸是受精卵分裂和生长必需的底物,而葡萄糖则是精子和受精卵的主要能源;③子宫-输卵管连接处和峡部分泌细胞膜上的碳酸酐酶,调节管腔的酸碱平衡,使碳酸根离子增加,输卵管pH值由7.1-7.3升高到7.5-7.8,有利于精子的活动;④峡部的钾离子抑制和刺激丙酮酸盐的合成也对精子的活动力有作用;⑤排卵期峡部管腔内儿茶酚胺,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比壶腹部高,从而调节峡部平滑肌的张力以控制贮存精子的释放。

第三节   子宫

    子宫呈倒梨形,位于盆腔膀胱之上和直肠之前。未生育妇女子宫长7.5cm,宽5.Ocm,厚1.75cm。生育过的妇女子宫略大,但形态各异。将子宫纵形切开,可见两侧输卵管口上方圆顶状的子宫底,中间的宫体,下端的宫颈峡部和宫颈。子宫靠阔韧带将其固定于两侧盆壁,骶韧带将子宫下部固定于骶骨上,一对宫颈悬韧带将宫颈和阴道固定于两侧盆壁,一对圆韧带将两侧子宫角固定于两侧盆壁。子宫体及子宫底壁由以下各层组成:表面覆有薄层的腹膜,中间为很厚的肌层,内层为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又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由上皮及腺体构成,可随激素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月经期功能层子宫内膜发生剥脱即产生月经;而基底层不发生剥脱,在月经后生发出新的功能层。宫颈部肌层较厚,内膜在月经期中并不脱落,但腺体分泌粘液,有时形成粘液栓,阻碍精子的运动和阻止细菌进入宫腔。

    一、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与程序化细胞死亡

    PCD发生于包括生殖道在内的许多组织和器官。动物实验观察到,子宫、卵巢、输卵管以及睾丸和前列腺等器官均有PCD发生。早期的光镜和电镜研究表明,人的子宫内膜也有凋亡小体存在。通过琼脂电泳和UNA染色体技术检测梯状带DNA时发现,人的子宫内膜在增生早期(6-10天)、分泌晚期(25-28天)和月经期(1-5天)均可见具有PCD特征的DNA断裂现象;而在增生晚期(11-14天)、分泌早期(15-20天)和分泌中期(21-24天)未见断裂DNA发生而主要见大分子DNA。进一步通过原位3.-DNA标记技术发现,PCD在分泌晚期即开始出现,先累及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随后便慢慢地遍布整个功能层的各个细胞成分。PCD的周期性发生提示其在妇女月经周期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子宫内膜产生PCD的机制尚不清楚,但与卵巢类固醇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作为一种转录因子调节与雌孕激素有关的基因表达,从而使内膜发生增生和分泌变化。同时,子宫合成的一些多肽类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如EGFPDGFIGF-1IGF-2等可能是雌激素发生效应的介质,促进细胞的增生和分化。最近,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发现,人的子宫早在胚胎期就产生细胞死亡抑制因子如Bcl-2。成年人子宫内膜Bcl-2的表达主要在间质细胞中,且成周期性变化,增生晚期达高峰,分泌早期降低,分泌晚期和月经期消失。因此推测分泌晚期和月经期Bcl-2的消失与内膜细胞的死亡和月经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子宫内膜的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一)EGF及其受体

    Ishihara1990年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发现,子宫内膜可合成EGF。主要分布于子宫腔上皮和腺上皮以及间质细胞中,并呈周期性变化,增生期子宫内膜EGF抗原含量较低,分泌期明显增加。子宫内膜EGF受体的含量也存在周期性变化即增生期开始EGF受体数目逐渐增加,至排卵期达高峰,之后急剧下降,至月经前期消失。子宫内膜EGF受体周期性变化的调节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雌孕激素变化有关。在体外雌激素可使子宫内膜腺上皮EGF受体降低40%,而孕激素则使其明显增加。同时,雌激素也可使间质细胞的EGF受体降低,但不如腺体降低的明显。孕激素对间质细胞则无作用。此外,EGF本身也对其受体起降调节作用。尽管如此,体外实验的这一结果并未能解释子宫内膜EGF受体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因此,进一步的探讨仍有必要。EGF的生理作用在于:①刺激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的增生,并在孕激素的协同作用下使间质发生分化;②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迅速刺激酪氨酸磷酸化,促进子宫内膜PGE2的释放。

   (二)PDGF

    PDGF主要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可刺激间质细胞本身或其邻近上皮细胞的增生,因此具有自分泌和旁分泌的作用。同时,PDGF可增强EGF的促细胞增生作用。

   (三)IGF-1IGF-2

    通过原位杂交技术发现,IGF-IIGF-2mRNA广泛分布于子宫内膜上皮、间质和肌层细胞,其合成受雌激素而不是孕激素的调节。雌激素可分别增加IGF-1IGF-2mRNA合成达207倍之多。IGF-1主要在增生期和分泌早期的子宫内膜合成,提示IGF-1可能与子宫内膜增生有关,而IGF-2则在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和妊娠早期子宫内膜的再造型中起重要作用。

    IGFs的作用受其受体和IGFBPs的调节。已知,子宫内膜可合成Ⅰ型和Ⅱ型两种受体和四种IGFBPsIGFBP-1IGFBP-2IGFBP-3IGFBP-4。子宫合成和分泌IGFBP-1的能力受孕激素、松弛素、胰岛素和IGFs等多种因素的调节。IGFBPs的生理作用在于抑制IGF-1与分泌期子宫内膜上的IGF-1受体的结合,从而调节IGF-1的作用。

    (四)血管活性物质和血管生成因子

    1.内皮素   内皮素(ET)是一种小分子多肽,分子量为3000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是强有力的血管收缩剂,并对许多其他细胞类型包括平滑肌细胞具有促分裂作用。已发现,至少有3种内皮素即ET-1ET-2ET-3以及两种受体如EAEB存在。EA位于平滑肌上,而EB位于血管内皮细胞上。这两种受体均对ET-1具有很强的结合力。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子宫内膜ET-1mRNA的含量时发现,在月经期ET-1的合成比增生期和分泌期高,提示ET-1可以直接作用于经期子宫内膜的螺旋动脉使血管收缩,以促进子宫内膜的剥脱;同时ET-1又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增加IGF-2的合成,促进增生期子宫内膜上皮的再生和间质的增生。TGF-β和IL-1可刺激子宫内膜合成ET-1,而金属链内切酶(MTP)如脑啡肽酶则可使ET-1降解,因此ET-1/MTP比值是否与黄体期长短、功能性子宫出血和着床的成败有关,尚值得进一步研究。

    2.FGF   FGF是一种分子量为18000的肝素结合性血管生长因子,主要分布于中等大小血管和平滑肌,毛细血管内皮以及子宫内膜腺上皮上。在体外,FGF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很强的促分裂作用,在体内,FGF可促进血管生成。

    3.TGF-β 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也可合成TGF-β 并具有周期性变化。如子宫内膜TGF-βmRNA在增生期较低,分泌期约增加2倍,妊娠早期蜕膜组织增加5倍,提示TGF-β可能抑制细胞分化期的细胞增生;同时TGF-β可通过增加TGFBP-3的分泌以抑制间质细胞的增生;TGF-β还可刺激多种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刺激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甲状旁腺素(PTH)相关蛋白和促进胎盘钙离子的运输。此外,TGF-β还可使侵入性的细胞滋养层转化为非侵入性的合体滋养层,诱导某些侵入性细胞的MTPPAI-1的合成,从而限制滋养层的过度侵入。

    4.其他细胞因子  子宫内膜可合成细胞因子如IL-1IL-6CSF,干扰素和TNF-α等。这些物质可调节子宫内膜细胞的许多功能。

    1IL-1IL-6IL-1有α和β两种类型,两者之间约26%的氨基酸顺序相同,结合于同一受体,产生相似的效应。IL-1α存在于子宫内膜上皮、血管内皮、淋巴细胞和间质中;IL-1β也有相似分布,但含量较IL-1α低。已在子宫内膜和间质细胞中发现IL-1受体,提示IL可能对这两种细胞起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IL-1还可刺激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产生PGE2,提示它在月经形成中起作用。IL-6也分布在整个月经周期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中。这两种IL均可刺激细胞增生和激活T淋巴细胞,IL-1还可诱导间质细胞分泌IL-6

    2)集落刺激因子:最初人们认为集落刺激因子(CSF-1)是单核细胞系增生和分化所必需的生长因子。随后的研究发现,这种生长因子在妊娠子宫中的合成增加1000倍之多,提示CSF-1在子宫生理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发现,CSF-1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腺上皮和血管内皮细胞上,且分泌期的含量较增生期为高。已知,CSF-1通过结合于其特异的受体,增强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从而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的增生和分化,起自分泌作用。此外,在妊娠期CSF-1可刺激胎盘催乳素和滋养细胞合成HCG,调节妊娠早期蜕膜和滋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3)干扰素-γ(interferon-γ):干扰素γ是一种分子量为23000的蛋白质,由激活的T细胞产生。近来发现,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也可分泌干扰素和干扰素受体,无周期性变化。干扰素的作用在于诱导子宫内膜人白细胞抗原(HLA-DR)的表达,抑制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生。由于T细胞聚集于子宫内膜基底层附近的腺体中,此处激活的T细胞所产生的干扰素,对维持基底层上皮细胞的低增生状态和调节上皮-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4TNF-α: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均证明,子宫内膜可合成TNF-α且具有周期性变化,如增生期TNF-α的含量增加,分泌早期下降,分泌晚期又增加。TNF-α具有诱导颗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趋化性,促进细胞分裂和维持组织的止血等功能。

    综上所述,子宫局部产生的各种生长因子在下列生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①子宫内膜周期性的细胞分裂和分化;②吸引巨噬细胞到蜕膜样变的子宫内膜中;③子宫内膜-滋养细胞的相互作用;④早期妊娠的维持;⑤月经期子宫内膜的剥脱及再生过程。

第四节   宫颈

    一、宫颈粘液的组成及其周期性变化

    宫颈粘液由粘蛋白和水溶性成分两部分组成。粘蛋白是一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糖蛋白;水溶性成分指无机盐如NaC1、蛋白质,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多肽类和脂质等。

    宫颈粘液的性质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在排卵期由于雌激素占主导,粘液中水分含量增加(达95%),粘液稀薄。大分子纤维形成平行状微胶粒,其间隙足以使精子通过;在黄体期时,由于孕激素占主导,粘液水分含量减少,粘液变粘稠,失去平行状微胶粒结构而不利于精子穿过。

    二、精子在宫颈中的运输

    宫颈是精子进入宫腔的主要屏障之一。动物实验观察到,交配时射入阴道的精子,2小时后仅有0.6%进入子宫,12小时后其数目增加到1.74%。进入宫颈粘液的精子分布并非均匀,主要集中在粘膜表面附近,大多数精子进入宫颈的陷凹中贮存起来,精子在宫颈粘液中可存活5-7天。在宫颈凹陷中的精子均为活动的精子,因为死精子不能穿过宫颈粘液,而被粘液中的白细胞吞噬或被排出阴道,随后活动的精子缓慢地由此陷凹释出并向上运送,以保证数小时内受精部位有一定数量的活动精子存在。

    由于精子在月经中期宫颈粘液中的运动速度仅为2-3mm/min,而性交后很快便可在输卵管中发现精子的存在。可见,性交时阴道和子宫收缩形成的负压对精子穿过宫颈可能起重要作用。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的运输,其实并不需要精子本身的活动力,因为阴道内的死精子,甚至那些无活性的物质也可同样被转运至宫腔。

                                                                                                                             【关闭本页
 

                             ( 声明:本网站文章内容谨供您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治疗依据!)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科西路2699号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
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